-
五胡一起乱华,为何鲜卑人笑到最后?
一提到五胡乱华,大家传统印象是匈奴、羯、羌、氐、鲜卑五个胡族分裂天下、相继当大哥。然而仔细分析一下五胡十六国直到南北朝时的北方形势,就会发现,所谓五胡乱华,其实主角和胜利者只有一个,那就是鲜卑人。这是为什么?[全文]
-
用武士刀切腹?不不不,有些太长了…
真正被用来剖腹的,是被日本分类为短刀的怀剑,尺寸更加顺手。日本有比较久的切腹自杀的文化,早期切腹就是用怀剑这种短刀切开肚子,但是这种伤势其实并不致命,所以一般要等很久甚至几个小时才会失血而死。[全文]
-
击鼓鸣金只指进攻、后撤?古人可没烂影视里表现得那么糟糕
在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里,中国古代军队都是类似于武装游行一般。大批毫无组织纪律的农民在各种乐器的伴奏下散步,等贵族车战或骑兵分出胜负后,所有人一拥而上或是一哄而散。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春秋时期的金鼓制度,就会发现事实绝非如此。[全文]
-
纵横天下铁浮屠、不败神话背嵬军?对两宋精锐部队,我们有不少误解
两宋之际,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和中原王朝战争不断,各自也都出现了一些流传至今的著名精锐兵种,如平夏铁鹞子、金军铁浮屠和岳家背嵬军等。但历经千年,这些部队的真实情况已被披上了太多戏说和想当然的外衣。[全文]
-
是谁让传统武术沦为炒作秀???
姚明也投资搏击赛事,但毕竟运动员出身,更懂国内搏击行业的混乱与不堪,直接投资国外Glory荣耀格斗,而非国内这些充斥各种假打、假拳王、黑哨的搏击赛事。而国内这些搏击赛事也只能找点假拳王、假大师出来炒作一番吸引眼球了。[全文]
-
南北方谁打仗更强?各省历代士兵综合战斗力大比拼
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富有地域色彩的强大军队,如出自关中的秦军、出自河北的东汉渔阳突骑都、曹操赖以打天下的青州军大部分是山东人,隋末强盛一时的瓦岗军大多是河南人。那么究竟哪个省的人最能打?我们且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一看。[全文]
-
为什么有些攻城战非打不可?
古代战争史中,经常能见到一些著名的攻坚战战例。攻城一方往往要付出巨大代价,经过残酷的攻城战斗才能拿下一座坚城。而且许多攻坚战即使牺牲极大,也并不能取胜。那么问题来了,兵法讲究以正合,以奇胜,坚城那么难打,为啥不绕过去呢?[全文]
-
锦衣卫与飞鱼服都不是中国原创?
虽蒙古人对中原的统治时间短短不足百年,但对整个中国的政治、艺术、文化、军事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。由于蒙古人本身也是其他异域文化的吸收和传播者,因而它为中国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,其实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得多……[全文]
-
拿武侠小说讨论传统武术,这是…讨打?
由于受武侠小说的影响,很多关于功夫高强的描写都被夸大了。这就使得很多人对武术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想象。另外,现在武术和技击圈也是个名利场,赢了大肆宣扬和被暴打还嘴硬,其实核心因素都是一个:生意![全文]
-
削铁如泥、吹毛断发的宝刀真存在?
在古典小说及评书中,常听到形容宝刀削铁如泥,吹毛断发。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就是《水浒传》中杨志卖刀。杨的宝刀砍了二十文铜钱,拿头发照刀刃一吹,头发纷纷变为两段,最后还杀了泼皮牛二,刀不沾血。小说中这种宝刀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?[全文]
-
陈寅恪真持“李唐胡人论”?
一直以来,关于大唐李氏皇族的血统与出身,在网络上都富有争议。比如不少人认为李唐王朝建立者是鲜卑人,更有甚者把唐的建立说成是来自中、西亚的军事力量对东亚的胜利、李世民有突厥人血统等。今天主要说下李氏皇族的血统问题。[全文]
-
巴西中二毒贩携带斩魄刀:为何刀身越长地位越高?
从世界各地的重型刀剑历史中,我们不难发现,重型刀剑并不是一种普遍的武器,究其原因,也正是因为这些武器对人的力量,以及技术的要求极高,因而限制了它们的适用人群。[全文]
-
张辽威震逍遥津:三国时代咋实现八百破十万?
“张辽威震逍遥津”的故事,相信对三国有了解的人都印象深刻。此战,张辽创下了八百破十万、吓得“东吴小儿不敢夜啼”。张辽这仗到底怎么打的?是孙权太弱鸡,还是张辽太神勇?[全文]
-
把水浒108将杀得七零八落!方腊军队真那么厉害?
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屡次击败宋朝正规军还有辽军,却在江南方腊那里损兵折将,被杀得七零八落。金庸小说《倚天屠龙记》更把他说成明教教主,一代武林高手。历史上的方腊造反到底怎么回事?方腊军队真有水浒小说里那么厉害?[全文]
-
上古石峁:四千年前的中国石建筑奇迹
在中国上古时期的西北地区,有一座“鹰巢城”。这就是距今四千多年石砌古城——石峁古城。当初被发现时,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。这座古城也让人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:在上古时代,中华先民为什么要建造这么庞大的石质防御城堡?难道真有上古怪兽吗?[全文]
-
古战场怎么才能以一敌十,甚至敌百?
以少胜多是没办法的玩法,弄好了名垂千古,一不小心就玩脱了。毕竟人数优势这个因素,相比指挥通信、后勤保障、阵形等因素来说是最容易获得的,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也最大。[全文]